抗战中后期,兵种陡增,特种兵兵种以及海空军所属专门部队就有十六七种。参谋机构仍然分属各部门。抗战结束的次年军事机构大调整,成立国防部,在部本部外,并行参谋总部及所属各厅局,专事作战方面之幕僚作业,军事制度臻于相当完备的境地。
参照一下相去未远的前清时代,地方州县政官员的权力往往在实际操作上被幕友取代,“外掌守令司道督抚之事,以代十七省出治者,幕友也。”(《皇清经世文编》卷二十五)而在中央六部,书吏则操持制造、核批公文的权力。
幕僚权力大、工作量大,是日常公务的事实处理者,乃是清代政坛的一个特征,将各级幕僚合算起来,那是一个庞大得惊人的数目。
但在军队转型的过程中,军事作战幕僚的养成,即一种成型的参谋制度,则是在抗战军兴以后才逐步建立的。当时有一些不尴不尬的人物,新旧两头都不靠,因缘际会作了参谋,闹出不少笑话。地方部队主官甚至有“认识字的做参谋,不识字的做副官”的荒唐安排,有的旧幕僚竟把军用地图下边印有黑白相间的“比例尺”,当成是“铁路”。至于只知在地图上量距离,而不知图上距离有山岳、河流的分别,遂将行军里程或阵地区分乱画一通的笑话,在抗战中的地方部队,也曾多次发生过。